在美国本科课堂上,一般学生的主动性是非常高的,这个和国内的大学不太一样,下面新航道前程留学就来具体聊聊美国本科课堂上课的情况。
美国本科课堂是怎么上课的?
美国本科课堂授课模式----Lecture(讲座)。
这是美国大学极为普遍的一种授课形式,也就是国内大学通常所说的大课。讲座的讲师一般都是教授或副教授,偏重理论学习。课堂上以讲师授课为主导,教课内容涵盖了所学科目的基础理论知识。讲座根据学生数量的不同,人数在30-100人不等,授课时间一般为1-2个小时。
美国本科课堂授课模式----Internship(实习)。
大四实习课程是美国大学开设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很多工科、医科、商科、文科下设的专业都开设有实习科目。学生可以利用整学期的实习时间去大公司或是大型机构参与实践活动,把在校学习的理论有效地与实践相结合。美国大学在培养学生时,非常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实践课程很大程度上给予学生提高动手能力的机会,并为学生日后就业创造了机会,积累了宝贵的实习经验。
美国本科课堂授课模式----Tutorial (小班辅导)。
小班教学也是一种常见的授课方式,是很实用的辅导课程。就课程设置而言,学生在听完讲座后,会配有相应的小班辅导课程。小班辅导课程是对讲座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延伸和应用。小班辅导人数编制较少,一般每个班在20个人左右,有利于师生间、同学间的深层次互动。同时,在小班辅导课上,有大量的练习机会。比如,像会计、翻译之类的专业,学生通过讲座学习了理论知识后,在小班辅导课上有大量机会进行实际练习。由于课堂人数较少,每个学生都有当场训练的机会,以及和教师互动的机会。这样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以帮助学生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小班辅导课授课时间一般为2-3个小时。
美国本科课堂授课模式----Workshop(研讨会)。
研讨会是美国大学一种比较有特色的授课方式。通过研讨会,极大地提高了师生间的互动性。通常,研讨会可能针对课堂上所学的某一理论或话题进行更深层次的辩论。或者,研讨会还针对某一项作业,大家各抒己见,与教师一起研究讨论,可以获得很多助于更高质量完成作业的观点和思路。研讨会的授课时间一般为1-2个小时。
中美本科课堂差距到底有多大?
开学初印象:
课程精干考试多,忙于提问记笔记,注册了一门本科生课程《How the earth works》。
课时不多:
授课65分钟/次 × 3次/周,加一个X hour,即看教学进度随时加课,实验是每周一个下午3学时。
但很精干:
一学期3门课,上一次课才一小时不给你教太多,少量多次更能保持学生注意力。
每周都有大大小小的考试:
10周课程就是8次10-15分钟的测验+2次各一小时的期中考试+1次三小时的期末考试,共计大小11次考试。每周一测是从65分钟里抽出10-15分钟。平时还会留一些作业帮助预习,单出题目就够教师花时间的了。课前预习一章内容是必须的,要不然很难跟上课堂节奏。
PPT是我见过最精美的一份,图片动画视频很丰富,文字很简练,教室有四五种灯光组合供教师选择,营造了在博物馆听课或是在拍科教片的课堂氛围。
时效性强,比如两周前的科学新发现(含视频)就能入选课堂作业和讨论,但学生们被事先要求就阐述一自然现象提出假说和验证。一小时的课就能提问三四十次,身旁的几个学生在频繁举手回答之时,方觉自己像个局外人。60个学生有一半多带电脑去上课,但都是用来记笔记的,Wifi信号好但没有一个人上网,嗒嗒的打字声犹如身处GRE考场,更没有一个人摆弄手机,不分男女都是在忙着记笔记。整堂课的节奏除了听课就是记笔记、思考、小组讨论和问答。一学期三门课就够他们忙活的了,可是这些人还很喜欢运动和club活动,只能感叹其时间效率之高。
研究生课堂稍显轻松,会偏重科学发展、思考和批判而非知识讲授,但阅读量很大。此外,图书馆和计算机中心实现了对课堂的无缝对接,服务资源先进丰富,比如教材很贵,图书馆会在前台书架提供4本书供预约和阅览,也可以在复印机上复印,或是扫描课本后输入邮箱地址就直接传送到了自己邮箱(直到上完课都没见过U盘)。顶级的课堂,一流的服务,着实厉害。
阅读材料:
时效性强,反映出美国敢于大胆进行技术革新,课前阅读材料有数十页介绍了页岩气,明天花一堂课专门讨论它,再次惊叹于课堂的时效性,不止有科学进展,还关注工业产业创新,相比国内课堂的内容陈旧和照本宣科,这里的学生真幸福!从阅读中我也看到了地学专业的别样前景,原来毕业不止是可以做研究,到工业界就职的机会也不少,正像明天要见到的嘉宾校友那样。
实验课开始:
题量巨大,注重自己推导和发现,上了第一门本科生的实验课程,跟以前经受的地学训练完全不同。
题量巨大,先通过观察各种地图,然后出来的一大堆为什么问得人头都大了,很考验观察、对比、想象能力。还有小组讨论,但答题又相互独立。计算量也大,虽然都不难。完不成还有一周时间自己查资料解答,地图和计算机实验室也是全天候开放供学生使用。巧妙的问题设置将科学认知一步步引向深入(设计这些问题得多费功夫啊),直到最后解释了板块运动,仿佛自己得到了一个重要发现。
国内的课堂喜欢教授和记住facts(事实),在这里更注重自己推导和发现,甚至是一堂实验课都像在完成一个完整的探索性研究。又因为每次课堂的作业量很大,将课堂成绩分散到了平时近三十次训练任务当中(教学系统每周都有几封邮件提示完成进度和打分,压力时时有,半夜的图书馆依旧济济一堂学习讨论),想用功一两周抱抱佛脚,取得好分数,完全不可能。据说这样的课堂训练从小就开始了,所以也不难理解很多年后中美学生和科学水平的差异了。
对地质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后续选修一门为期2个半月的全野外stretch课,飞到加拿大之后开始一路驱车环绕美国主要地质区考察地理,单教学器材就装了两卡车拉过去。费用都是学校出,系里的十多位老师和研究生助教也会先后飞往会合,各带一两周不等的课。回来之后看他们还活蹦乱跳的,怎么就不觉得累呢?
之后20人一组的实验课就是经常外出,老师和助教开着两辆汽车(学校准备有数十辆汽车供教学之用,任课教师可借来开到各个地方去,费用汽油学校出),把学生拉到附近的两个州考察地质和资源。根本不需要等到暑假才集中实习那么几天,当周讲解的内容当周就实习完了。
通过以上的内容,我们已经了解了美国本科课堂上课的情况了,可见,美国本科课堂是和国内本科课堂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的,如果大家想了解美国本科课堂攻略的话,可以咨询新航道前程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