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磁”是美国研究生申请者比较熟悉的术语,也是美国研究生申请中较为有技巧学问的申请过程。那么,美国研究生申请套磁时会遇到哪些问题?
一、什么是套磁?
“套磁”是我们和申请学校的有关教授Email,Skype,或者当面进行联系,并通过联系达到增进自己录取和奖学金的机会。
二、为何套磁?
个人联系虽然不是申请所必需的,却是很重要的,尤其在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海外求学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是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和金钱的,自费就更不用说了。因此在奖学金的争取上,有套磁的必要性。这里说下奖学金,跟教授相关的奖学金分两种:Teaching Assistantship 和 Research Assistantship。
TeachingAssistantship 简称TA,是院系招生办根据申请者在教学能力上表现出的条件给出的,尤其是你成绩单上专业课的成绩,以及你的托福的口语成绩,有时候是通过跟你面试对你口语的测评。
Researching Assistantship简称RA。它的决定权在教授手里,因为钱是从教授的funding里出,基本上是雇你为他的研究项目打工。获得奖学金,尤其是RA,TA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减轻,更重要的是增加自己的经验背景,不管是日后工作还是继续读博都很有帮助。
套磁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过和教授的联系,加上专业的咨询,可以筛选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定位自己最适合的专业和方向,减少申请的盲目性,同时增加申请的准确性,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同时也跟以后的老板提前做好人际关系,为日后去学校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什么样的人适合套磁?
套磁当然人人都可以去,但是理工专业,比如EE,CS,化学,生物等等,数学、物理和经济学也可以,同时具有一定的研究项目背景套磁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文科套磁的意义就真的不大。这里提醒那些GT,绩点都不高,但是却有一些研究背景,如发过论文,跟导师做过相关项目,进过学校的实验室的同学,如果你按照往常的方式申,学校是不会怎么注意你这些背景的,这时候就要通过套磁联系教授,打出你自己的亮点。
很多人说研究生套磁没什么用,从理论角度来说是的。因为研究生的录取基本由录取委员会决定,录取委员会通常是系里的几个老师组成。通过分别审材料决定。有可能你套磁的老师就在委员会也有可能不在。但是在的话录取是很稳的,比如我的俄勒冈大学的录取。跟老师面试完一周后就已经确定了录取和奖学金。
如果不在的话,如果老师在系里是大牛,比较有话语权,他的建议也是很能说得上话的。对申请博士的各位同学,我奉劝各位不是有特别硬的背景和基础条件,务必要套磁!因为博士已经有确定的方向和实践的经验,与教授沟通和探讨起来顺畅得多,成功几率非常大。而且博士的录取大部分是由教授决定的,学校只会卡GPA和GT的线。
四、跟谁套磁?
学校里的教授分为以下几种:
1.Professor教授:年纪一般比较大,经历的套磁信也是多如牛毛,而且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招生习惯,一般如果他对你感兴趣的话,一天之类就会回信,在这种情况下,你希望很大。如果他迟迟不回的话,就代表你基本没有戏了,干脆的很。Professor的话没有晋升压力,人不会很不push,而且声望比较高对以后自己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2.AssociateProfessor 副教授:处世灵活,要求又高,当然这类型的教授水平也是很高的。招生也会多一些,因为急着晋升到professor,干活自然也会push一点。当然自己会比较容易出成果
3.AssistantProfessor 助理教授:助理教授一般都有启动资金,需要人干活,而且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招生习惯,所以套助理教授成功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大。
4.AffiliatedProfessor, Emeritus Professor, Adjunct Professor. 这些老师基本不招生了或者不在本校招生,不用关注。
建议套磁排序:招过本校学生的教授>老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当然还有一个顺序是 白人教授>中国人,印度人教授>女教授,原因就是白人教授以后打工不会那么辛苦,而且通常声望都比较高。中国,印度教授会比较辛苦一点,女教授会更加push一点。不过套磁的难度上会逐渐递减。Ps.当然具体人还是具体分析,通过对一些学长学姐及教授的建议才得出这个结论,具体push不push自己没去还没什么体会。
以上内容介绍了美国研究生申请套磁时会遇到哪些问题,跟美国教授套磁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因此不仅需要申请者能够机智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问题,还得用于尝试挑战,希望各位申请者都能博得教授的青睐,成功被自己心仪的院校录取。